披盘狂着游资金欢链游困局戏外衣的
说实话,作为一个老玩家兼区块链观察者,看着这两年所谓的"链游"发展轨迹,真是又好气又好笑。这些项目方整天把"去中心化"、"玩家收益"挂在嘴边,可实际上它们连最基本的游戏本质都搞错了。 记得小时候在街机厅玩《街头霸王》,那时候谁想过要赚钱?纯粹就是为了好玩!游戏行业的每一次进化,从PC端游到页游再到手游,核心都是在降低门槛,让更多人能随时随地享受乐趣。可现在这帮搞链游的呢?完全是反其道而行——先得弄懂区块链钱包,学会购买加密货币,还得研究gas费...这哪是在玩游戏,分明是在考区块链从业资格证! 我认识一个00后小朋友,他跟我说:"叔叔,现在手游一局王者荣耀都能赚5块钱了。"我当时就笑了,这孩子怕是没见过真正的游戏工作室。要知道,真正能持续赚钱的游戏,比如《魔兽世界》,首先是因为好玩到让几百万人愿意沉浸其中,打金工作室才有生存空间。 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一个有趣的对比。传统游戏支付方式的演进堪称一部商业智慧史:从点卡充值到包月制,再到如今的手游内购,每一次变革都是为了降低用户的心理门槛。记得当年《传奇》刚出月卡时,网吧里多少人排队买卡? 而现在链游呢?嘴上说着"去中心化支付省去渠道费",实际上门槛高得吓人。我前两天试玩某款号称"3A级"的链游,光是注册钱包、买USDT、兑换游戏币就走了七八个步骤,中间还因为gas费设置不对被卡住三次。这体验,别说普通玩家了,连我这个老韭菜都想骂人。 最让人痛心的是开发者的转变。以前游戏圈有句话叫"用爱发电",指的是那些不计回报也要把游戏做好的开发者。现在呢?项目白皮书还没写完,代币先上线交易所了。这让我想起去年某个链游团队,融资PPT做得天花乱坠,结果游戏demo连个像样的NPC都没有。 这不是个案。日本SEGA去年做过一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:以"让玩家赚钱"为卖点的游戏,最终都不受欢迎。想想也是,连《最终幻想》的制作人都说:"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玩家获得快乐。"而现在的GameFi项目方呢?满脑子都是如何设计代币经济模型。 再说说技术层面的尴尬。区块链能给游戏带来什么真正价值?目前为止我看到的都是伪需求。NFT道具?不就是高级版的游戏存档吗?去中心化服务器?现在哪款主流游戏不是靠专业服务器集群支撑的?最可笑的是,某些链游连基础的游戏数据上链都做不到,却敢吹嘘"完全去中心化"。 记得去年有个项目方信誓旦旦说要把整个游戏世界写入区块链,结果被专业人士一问细节就露馅了——按他们的设计,玩家每移动一步都得支付gas费。这不扯淡吗? 说句实话,我不反对区块链技术融入游戏产业。但现在的GameFi根本就是本末倒置——不是为了做游戏而用区块链,而是为了发币硬套个游戏壳子。看看那些真正成功的游戏公司,哪个不是先埋头做好产品? 也许某天会出现真正的区块链游戏革命,但绝对不是现在这种把ERC-20代币换个皮肤就上线的把戏。与其整天琢磨怎么设计庞氏模型,不如好好想想:怎么才能做出一款让人愿意下班后打开玩两把的游戏?这才是游戏行业亘古不变的真理。游戏的本源究竟是什么?
支付问题:链游最大的拦路虎
开发者困境:初心已改
技术现实:皇帝的新衣
未来展望:回归本质才有出路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ETC能否冲破阻力?19美元大关或成关键突破点
- FTX校园大使的噩梦:一场关于信任与背叛的加密悲剧
- 比特币未来走势全解析:通胀阴云下的加密市场何去何从
- 2023年11月2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手记
- Web3金融革新风暴:MetaTdex泰国峰会引爆行业新想象
- 在币圈杀出一条血路:普通人如何在牛市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杯羹
- 加密市场:春天将至还是昙花一现?
- Web3在香港绽放:一场数字经济的华丽蜕变
- 一个老韭菜的真心话:在币圈活下去比暴富更重要
- 11月6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指南
- Web3开发者必备:Arbitrum网络NFT开发全攻略
- 马斯克的X银行梦:天才构想还是白日幻想?
- 美国政府紧盯数字钱包:加密货币税务监管风暴来袭
- 赵秦川:市场风云变幻中的实战智慧
- ARB质押风暴来袭:是馅饼还是陷阱?
- 区块链交易的秘密档案:一文读懂元数据的商业价值
- Web3时代的新淘金热:Beosin EagleEye助你安全掘金
- NFT的寒冬:当加密市场回暖时,数字收藏品为何仍在挣扎?
- 比特币DeFi新纪元:首个主网BID系统如何重塑BRC20生态?
- 比特币横盘警讯:市场暗流涌动,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