咪咕中国这次着哪T背玩真后藏的些小心思移动首款
10月初看到咪咕公众号发布"首款NFT来了"的消息时,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:这都2023年年底了,现在才来凑热闹?但仔细看完新闻稿后,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 作为中国移动在数字内容领域的"亲儿子",咪咕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。从音乐到视频,从阅读到游戏,几乎包揽了中国移动所有的数字内容业务。这样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突然高调宣布发行NFT,确实值得玩味。 有意思的是,咪咕之前其实已经发行过数字藏品,这次却特意强调是"首款NFT"。我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新闻稿才明白,这次他们玩的是"数字权益凭证"的概念。简单说就是,不再是以前那种只能看的数字图片,而是实打实带着权益的NFT。 具体什么权益呢?咪咕视频会员、体育会员,还有《熊猫咖啡屋》游戏的专属礼包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权益的第一眼我就笑了——这不就是把Web2.0那套会员体系硬塞进NFT里吗? 但转念一想,这种"土味"打法说不定还真能吸引到国内用户。毕竟对很多普通人来说,什么去中心化、元宇宙的概念太遥远,能免费看几场球赛、追几部剧反而更有吸引力。 更让我在意的是,咪咕这次选择在OpenSea上发行NFT。要知道国内已经有不少成熟的联盟链平台,而OpenSea作为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市场,主打的就是自由交易。这个选择释放的信号很明显:咪咕想要的可不仅是发行数字藏品。 虽然国内对NFT二级市场的监管态度暧昧,但选择海外平台就能巧妙避开这块灰色地带。看着吧,接下来肯定会有人在这个平台上买卖咪咕的NFT,而咪咕完全可以说"我们只是发行方,管不了用户怎么处置"。 不过有个现实问题:国内用户买了NFT后怎么兑换会员?咪咕之前申请过一个实名钱包监管的专利,但我觉得这套技术恐怕只在国内的联盟链上管用。在OpenSea这种公链平台上,难道要让用户提交钱包地址给客服人工核验? 从商业角度看,咪咕这波操作确实大胆。在熊市环境下,用传统互联网的权益来吸引用户进场,就像在咖啡里加辣椒——虽然奇怪,但说不定真有人买单。至于效果如何,我们不妨拭目以待。国家队下场,玩法就是不一样
会员+礼包,这波操作很"接地气"
为什么选择OpenSea?这步棋走得妙
会员兑换难题:技术能解决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数字货币的双城记: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哲学分野
- Meta Quest 3亲测:500美元能否挑战苹果3500美元的Vision Pro?
- 从游戏角色到加密新贵:带你揭秘马里奥代币的疯狂48小时
- Web3时代的身份革命:MixTrust如何重塑数字金融生态
- 特所思(XTZ)今日狂飙:是抄底良机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?
- 一个交易老手的清晨操盘心法
- 华尔街大佬再抛震撼预言:比特币或将创造15万亿美金神话
- 重要提醒:你的DOT即将解冻,这些事项务必注意
- PERP上演疯狂过山车行情:三天暴涨188%背后的资本游戏
- 创业教父Paul Graham的另类思考:为什么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成功?
- X Exchange 闪耀迪拜:与全球区块链精英共绘加密未来
- 福币(FUB)的星辰大海:一位老投资人对Web3.0新世界的观察
- 美国稳定币立法: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
- 当养龙游戏遇上法律红线:龙之岛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法律隐患
- 迷因币之王Dogecoin:狂欢后的价值思考
- 市场避险情绪高涨:比特币逆势上扬的背后逻辑
- 区块链晨报:监管风暴下的行业变局与机遇
- TRX价格走势前瞻:多头能否一鼓作气再创新高?
- 空投达人必备:PandaTool批量转账全攻略
- 经典之声重现:Fender Vintera II系列让复古情怀焕发新生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