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玩这资心真实货币理太了的投群人揭秘加密谁
最近跟几个金融圈的朋友聊天,说到现在玩加密货币的人越来越多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我对这个现象也特别感兴趣。有数据显示,差不多每5个美国人里就有1个持有加密货币,这个比例确实惊人。
很多人以为这都是"韭菜"们的狂欢,但真实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。MIT的Di Maggio教授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研究,他们通过分析6000万美国人的银行交易数据,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加密货币投资者群像。这可不是普通的问卷调查,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交易记录,时间跨度从2014年一直到去年6月。
加密货币投资者都是些什么人?
说实话,研究结果挺出乎我意料的。原来在美国,有18%的人玩过加密货币,但跟我想象中不同的是,这些人往往也是股市的常客(63%),甚至不少人还喜欢赌博(29%)。更意外的是,平均每个加密货币投资者只做了3笔交易,金额也就1400美元左右,比起他们平均2.7万美元的股票投资金额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
我认识的一个华尔街投行经理就特别典型。他平时主要做价值投资,但也会拿出5%的仓位玩加密货币。用他的话说:"就当买彩票了,万一中奖了呢?"这种心态在专业投资者中还挺普遍的。
牛市来了,韭菜也来了
研究最有趣的发现,就是加密货币投资完全被"赚钱效应"驱动。2017-2018年和2020-2021年两轮比特币大涨期间,新人入场简直像赶集一样。2017年高峰期,每个月都有1.4万新韭菜进场;2020年虽然少一些,但每个月也有7000人。最疯狂的时候,这些人竟然拿出了月收入的4%来买币!
这让我想起2017年去参加一个区块链大会的场景。会场里挤满了各种大妈大叔,都在打听怎么买比特币。一个卖菜的大妈跟我说:"听说隔壁老王买了比特币赚了一栋房,我也要试试。"现在回想起来,这不就是典型的FOMO(害怕错过)心理吗?
新老玩家的博弈游戏研究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每次牛市,都是新人在拼命买,老玩家在悄悄卖。但架不住新人资金量大,所以价格就被推上去了。这不就是典型的击鼓传花吗?我有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就是典型的"老炮"。他在2016年就布局了比特币,每次牛市都会分批卖出。"新韭菜们太热情了,我不卖都不好意思。"他半开玩笑地说。但说实话,能在疯狂的市场中保持理性确实不容易。富人的新玩具
研究最颠覆我认知的,是发现加密货币投资者其实普遍比较富有。这些人收入更高、支出更高,投资组合也更复杂,大多生活在富裕社区。他们不仅是币圈玩家,往往也是股市的活跃投资者。
去年参加一个私人银行活动时,有个高净值客户的话让我印象深刻:"我把加密货币当作资产配置的一部分,就像对冲基金一样。"看来加密货币早就不是屌丝的专利了。
还有个有趣的发现:政府发钱的时候,加密货币投资也会小涨一波。疫情期间美国发了三轮支票,每次钱到账后两周内,加密货币投资就会有个小高峰。不过金额都不大,说明大家也就是拿零花钱玩玩。
通胀催生的避险需求?
最让我深思的是,研究发现通胀预期高的人更倾向于投资加密货币。这让我想起一个做国际贸易的客户,去年他就把10%的资产换成了比特币。"现在各国央行都在放水,我得找点抗通胀的东西。"他说。
不过说实话,把加密货币当作抗通胀工具风险还是挺大的。去年比特币从6.9万美元跌到1.6万美元的惨剧还历历在目。与其说它是"数字黄金",不如说是"数字过山车"更贴切。
总的来说,加密货币投资和传统投资很像,都是"有钱人的游戏"。但区别在于,它更受短期赚钱效应驱动,而且新人老人交替得特别快。正如华尔街那句老话:"上涨本身就是上涨的最好理由。"不过作为专业人士,我还是要提醒大家: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啊!
(责任编辑:零售)
-
说实话,今年的9月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怕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亲眼目睹了比特币这头"疯牛"的反复无常,也见证了山寨币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疯狂表演。在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9月,市场似乎忘记了往年的"黑色九月"魔咒,反而走出了一波令人意外的上涨行情。狂欢背后的隐忧记得上周和几个圈内好友喝酒时,大家都感叹今年上半年的行情简直像开了挂。但老话说得好,爬得越高摔得越狠。我翻看了过去十年的数据,每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,今天这波行情简直就像提前写好的剧本!中午我刚在群里提示做空,转眼间市场就应声下跌。不得不说,这次我们又是大获全胜。具体来看,比特币我在27932的位置进场做空,目标位设在27430,整整500个点的利润空间。以太坊则是在1634入场,1604止盈,稳稳拿下30个点。这两笔交易简直就像教科书级别的示范,市场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。最近的市场波动真是让人又爱又怕。说真的,每天动辄上千点的行情,就像... ...[详细]
-
今晚的行情真是让人心跳加速!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交易员,我深知在这个市场里,跟对人、做对事、掌握正确方法的重要性。投资就像一场马拉松,既要有激情,也要有耐心。看这波以太坊的走势,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价格先是突然拉升到1625附近,现在又回落至1600上方横盘整理。这种行情下,我不得不提醒各位:市场永远充满变数,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风险控制来应对。技术面上来看,5分钟级别的BOLL通道正在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深知这个市场就像一个放大镜,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无限放大。今天想和大家聊点掏心窝子的话,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里生存,技术虽然重要,但心态的修炼往往更为关键。昨日交易复盘:精准预测的喜悦还记得昨天文章中提到的35989这个关键点位吗?这可是斐波那契38.2%的关键阻力位。说实话,当时写完文章我心里还有点忐忑,毕竟市场瞬息万变。但事实证明,市场确实在这个位置给出了明显... ...[详细]
-
TRC20-USDT发行量突破438亿:波场网络如何成就稳定币霸主地位
最近区块链圈子里最令人瞩目的消息,莫过于波场网络的TRC20-USDT发行量又创下新高了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老玩家,我必须说这个数字确实令人印象深刻——9月19日Tether在波场网络又增发了10亿枚USDT,使得总发行量突破了438.2亿枚大关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时,不禁停下手中的咖啡。3000万持有账户数,占USDT全网供应量的半壁江山——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区块链网络都能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比特币就像个倔强的孩子,几次三番想突破28000美元的关卡都没能成功,结果在27800美元就开始泄气,一路滑到27435美元。以太坊更惨,直接跌破1600美元的心理防线,最低探到1543美元,创下近半个月的新低。有意思的是,这波跌幅其实不算大,但看看爆仓数据可把我惊到了——短短一小时全网爆仓超过5000万美元!光比特币就贡献了900万,以太坊800万,BCH也有270万... ...[详细]
-
在加密世界摸爬滚打这些年,我深深体会到信息过载带来的困扰。最近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项目Geniebot,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个基于Telegram的AI机器人,就像给每个加密社区配了个24小时待命的智能助理。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机器人?记得去年参与一个热门项目时,每天都有上百个新人进群问同样的问题:"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?"、"代币经济学是怎样的?"管理员忙得焦头烂额,回答质量也参差不齐。Geniebo... ...[详细]
-
TON生态掘金指南:从Telegram巨量用户池切入的Web3新大陆
说实话,最近TON生态的火热程度让我这个老区块链观察者都有些惊讶。还记得2020年那个令人唏嘘的时刻吗?当时Telegram迫于监管压力不得不放弃TON项目,多少人以为这个故事就此终结。然而就像互联网行业常说的那句话: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优质项目的自愈能力。2023年9月那个转折点来得恰到好处 - Telegram和TON基金会官宣合作的那一刻,我在办公室差点打翻了咖啡。他们推出的TON Space自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一周比特币市场就像个昏昏欲睡的保安,懒洋洋地在原地打转。周末的交易量简直少得可怜,我都怀疑是不是有人在市场里睡着了。不过周一美盘一开,这家伙才稍微打起精神活动了几下。说到关键时间点,周三周四可得擦亮眼睛盯着,这两个日子就像调皮的熊孩子,总爱玩"插针"的把戏。周五倒是可能会来一波"撤单"操作,这种套路我们见得多了。市场现状:流动性的囚徒困境眼下比特币像个被关在笼子里的困兽,只能在25300-2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刀剪界出了件新鲜事!400年老字号张小泉居然玩起了数字藏品,这个跨界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10月20号那天,他们和超维空间、元隆雅图艺数力这些数字艺术圈的大佬联手,推出了"匠师道启航计划"数字藏品。说实话,我一开始看到消息时还挺惊讶的,毕竟张小泉在我印象里一直是那种"老古董"式的品牌。但事实证明,59.9元一份的三千套藏品刚上线就秒光了,这火爆程度连我这个见惯了各种营销的老江湖都感到意外。这次张... ...[详细]